細節做好了,結果才會好
結果好不好,要看能不能把細節做好。只有把細節做好,結果才會好。
有三個人一同去了一家公司應聘采購主管。他們當中一人畢業于某知名管理學院,一名畢業于某商學院,而第三名則是一所民辦高校的畢業生。在很多人看來,這場應聘的結果是很容易判斷的,然而結果卻恰巧相反——應聘者經過一番測試后,留下的卻是那個民辦高校的畢業生。
他們經過一輪輪的測試后,在專業知識與經驗上各有千秋,難分勝負,隨后招聘公司總經理親自面試,他提出了這樣一道問題,題目為:假如公司狠你到某工廠采購4999個信封,你需要從公司帶多少錢幾分鐘后,應試者都交了答卷。第一名應聘者給出的答案是430元。
總經理問:“你是怎么計算的?”
“就當采購5000個信封計算,可能要400元,其他雜費就30元吧!”答者應對如流。但總經理卻未置可否。
第二名應聘者給出的答案是450元。
對此應聘者解釋道:“假設5000個信封,大概需要400元左右,再加上其他各項花費,大概不會超過50元,—共有450元就足夠了?!笨偨浝韺Υ舜鸢竿瑯右矝]表態。
當總經理拿起第三個人的答卷,見上面寫著419.42元時,不覺有些驚異,立即問道:“你能解釋一下你的答案嗎?”
“當然可以,”該同學自信地回答, “信封每個8分錢,4999個是399.92元。從公司到某工廠,乘汽車來回票價1 0元。午餐費5元。從工廠到汽車站有一里半路,請一輛三輪車搬信封,需用3.5元。因此,最后總費用為419.42元?!笨偨浝聿挥X露出了會心的一笑,最終錄用了第三個人。
很顯然,這道題是專門用來考察細節意識的。在這個故事中,一個不經意的細節,就決定了面試的結果。真可謂是對“細節決定成敗”最貼切的詮釋了。從某種程度上而言,企業最需要的員工,就是那些能把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的人。
結果往往是由一個個不可忽視的細節累積而成的。唯有在細微之處下足工夫,我們才能取得預期結果。
,以良好的結果為導向,并著力于完善每一個細節,這不僅是贏得他人信任的一大途徑,更是我們邁向卓越的最好保證。
結果好不好,要看能不能把細節做好。只有做好細節,結果才會好,而把每一件看似很小的事做到完美,需要我們付出所有的熱情與努力。追求細節的完美體現的是一種專業化的品質,也只有具備了專業化訓練與細節精神的人,才能最終鑄就工作中的完美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