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注始于熱愛
前不久,跟一位頗有名氣的女編劇聊天,她說這兩年身邊不少做文字工作的人都轉行做編劇了,原因是覺得這個行業比較賺錢。可問及那些轉行的人在編劇方面做得如何,有沒有突出的成就時,聽到的卻是不怎么樂觀的答案。
她跟我講,有一個做廣告文案的男生朋友,人行三年,文案寫得還是不人心,對市場趨勢、客戶心理的把握,都欠點火候。有時,做領導的也難免會說他兩句。這男生心氣很高,自詡不凡,聽不進去批評,就常常跟她抱怨,說做文案薪水太低,自己根本不屑這份工作。
說得多了,他的心就更浮躁了。終于,在一次挨批后,他果斷辭職,轉行做編劇。剛踏上這條路,處處碰壁,一來沒什么經驗,二來創意和文筆都不夠出彩,很長一段時間都沒能找到合作單位。后來,男生覺得自己應該去進修一下,就開始去北影上課,光靠手里的那點兒積蓄,不足以支撐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。無奈之下,他只得重新拾起老本行,又找了一家公司做文案,業余時間去上課。如今,又兩年的時間過去了,他還是沒什么像樣的作品出來。
其實,這位女編劇也是做文案出身的,但因為本身喜歡寫作,業余時間就一直撰寫小說。做這件事時,她沒有任何的功利心,完全就是出于熱愛,覺得寫故事是一件挺幸福的事,能讓自己的心靜下來。不急不躁,不慌不忙,少了對利益的追逐,她完全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。這也使得她的小說讀起來很吸引人,情節構思巧妙,文筆平實人心。
她的第一部小說寫了整整兩年的時間,反復修改。后來,有朋友建議她,把寫的東西發到網上,跟網友們分享一下。她嘗試著發連載,沒想到竟真有不少讀者追捧,關注的人多了,就引起了一些出版商的注意。她順剎地跟出版界一家公司簽了約,后又簽了影視版權。
外人總覺著,她看起來似乎沒怎么費力,就憑空多了一個人氣編劇的頭銜。可作為了解她的朋友,我是知道的,這世上沒有毫無道理的橫空出世。如今,她已經撰寫了四五部經典的劇作,在業界頗有名氣。回想起來,覺得這件事情挺有意思的。一心想賺錢、投身編劇行業的男生,擠破了腦袋也沒能如愿,而無心插柳、專注于創作的女文案,最終卻戴上了知名編劇的皇冠。這說明什么呢?很多時候,野心無法成就我們的,熱愛卻可以。
專注的動力,第一就是熱愛,熱愛所做的事本身,勝過這些事帶來的名利財富。心理學家研究證實,一個人工作的績效與兩個關鍵詞有關,一個是“心流”,另一個是“專念”。顧名思義,“心流”即愛,因為只有熱愛才是你最好的老師,才是真正激發內心強大動力的源泉;“專念就是專一,專注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