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自己找工作?聽到這個說法,可能有的讀者會吃驚——誰不是為自己找工作呢?實際上,很多人并沒有給自己找工作,而是為了別人的眼神找工作。于是出現(xiàn)了一種現(xiàn)象:有的名牌大學學生一畢業(yè)就拼命地擠向外企,到了外企之后,才發(fā)現(xiàn)外企并沒有想象得那么好。即使是這樣,他也會因為留戀在外企的虛榮感,而在工作崗位上“死扛”。
很多剛剛畢業(yè)的大學生都承認了自己的虛榮心,他們從畢業(yè)到現(xiàn)在都沒找到理想的工作,說起來自己條件不錯,可是找工作時,卻總是想著如果沒有體面的工作說出去同學可能會笑話。這就是虛榮心的體現(xiàn),心理學上認為,虛榮心是一種過度強調(diào)自己的表現(xiàn),是為了取得榮譽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現(xiàn)出來的一種不正常的社會情感。在虛榮心的驅(qū)使下,人們往往只追求面子上的好看,不顧現(xiàn)實的條件,最后造成危害。
在職業(yè)定位的時候,虛榮心帶來的選擇失誤會延誤人們走向成功的時可。虛榮心太重的人,無非就是蔑向別人炫耀自己的優(yōu)點,炫耀自己的成功。殊不知物極必反,成功與否不是單憑表面功夫就可以支撐的。
李開復說:“你是自己唯一的船長,千萬不要讓別人駕駛你的生命之舟。你要穩(wěn)穩(wěn)地坐在舵手的位置上,決定自己何去何從。”李開復在美國讀中學時,寫了一篇政治論文《漠視——美國人面臨的最大敵人》,獲得了全州作文競賽的一等獎。他從別人的肯定中,認為自己有很高的政治天賦。他覺得自己將來會成為一位出色的律師或一位政治家。進人大學后,他選擇了人文學院。
但是不久,李開復發(fā)現(xiàn),枯燥無味的課本根本不能給他帶來激情和動力。對于政治,他不但沒有熱愛,更沒有獻身的欲望,更重要的是,他甚至厭惡那些世俗的政治技巧。最后,李開復轉(zhuǎn)人了自己很喜歡的計算機系,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。
這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職場參考的典范,職場同樣如此,正確的選擇,勝于一生的努力。很多人找工作,并不是輸在能力不足上,而是倒在了自己的虛榮上。
所以,在這里,提醒大家的是,無論從事什么類型的工作,都是自己的事,無論怎么選擇,都不要為了別人的目光而選擇工作。很多人在工作上也喜歡攀比,不管那是不是自己想要的。一切都是給別人看的。可是,干嗎要活得那么辛苦給別人看?找工作究竟是考慮你想要什么,還是考慮別人想看什么?
很多人為自己的選擇而痛苦,那是因為他錯誤地選擇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。這是微笑工作之前一定要領(lǐng)悟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