懂得與他人分享 才得獲得他人的支持
來源:溧陽人才網
時間:2016-05-03
作者:溧陽人才網
瀏覽量:
美國華裔物理學家朱棣文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中說:“工作中,要牢記榮譽不是一個守恒的量。為成功做出一絲一毫奉獻的人,都應獲得全部榮譽的90%。”
將榮譽和成功與他人分享,哪怕他只為此做出了一點點的努力。這是朱棣文傳授給哈佛學子的人生經驗;而哈佛學子的確也是這樣做的。當他們發表畢業感言的時候,從不會忘記感謝自己的學校、導師、同學。
是啊,學會與他人分享成果是一種可貴的品質。事實上,不僅是哈佛人,那些高智商的人在職場中往往也是這樣做的。他們善于與他人分享工作的成果和喜悅,他們深知這樣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團體的凝.秉力和戰斗力。
美國的羅伯德家庭用品公司,采用利潤分享的成果分配制度,每年的盈利都會按比例分配給每一個員工。簡單地說,公司賺的越多,員工也就分的越多。員工明白了“水漲船高””的道理,為了自己的錢包更加飽滿,人人奮勇,個個爭先,積極生產不說,還隨時隨地注意節約原封,減少不合格產品的比率。八年來,這家公司一直以十分驚人的速度增長,利潤增長率幾乎每年都保持在18%一20%的高水平。
與人分享成果才能夠獲得他人的支持和歡心。誰都想擁有榮譽和成果,然而我們不應該忘記的是,它們是眾人共同努力的結果。因此,在職場中千萬不可獨占功勞,否則他人會覺得你自私、好大喜功、太過虛榮,進而討厭你、疏遠你。當然,如果你真的是完全憑自己取得了成就),而成果中完全沒有其他人的功勞,自然可喜可賀你能力出眾。但也要低調,否則惹別人“眼紅”云果也是極為嚴重的。
卡凡森先生是一家出版社的主編,他手下有幾個編輯共同協助他工作。卡凡森是個很有才氣的人,在單位里人緣也很不錯,大家都很喜歡他。
次,他主編的雜志在評選中獲了大獎,他十分開心,也倍感自豪,逢人便提自己的努力與成就,但是對于其他同事的功勞他卻只字不。漸漸地,他發現單位里的同事,+不管是上司還是下屬,似乎都在有意無意地疏遠他,甚至和他過不去。而他不僅逐漸失去了原來工作的快樂,還因為無人愿意傾力協助他再也沒有取得什么令人矚目的成就。
凡森犯的錯誤就是:“獨享榮耀”。也完全忽略了一份好的雜志不可能靠主編一人之力就能完成,離不開同事的辛勤勞動,也離不開上司大力支持,這份榮譽本應屬于大家。
鑒于此,在職場中,—一定不要因為自己獲得了一些榮譽就自高自、沾沾自喜、獨享成果,在這上面栽跟頭的人可不少。當你和同事一起取得某項成果時,7;要獨享榮譽,否則,本來值得慶幸的成就,反而會成為讓同事、上下級之間產生隔閡的罪魁禍首。從心理學的角度說,獨享成果,在某種程度上就等于否定了他人的努力、付出,否定他人的“自我價值”扛到了他人的“自我”。這樣,勢必會引起.他人的反感。
此,當你在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績時,一定要以哈佛人為榜樣,要謹記朱棣文的告誡。具體地說,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。
1.與人分享
物質成果,就給每個相關的人都分上“一杯羹”多或少沒有關,關鍵是要分給他們。如果你能慷慨地給其他人分享一下得到的物質獎勵當然最好不過了,不過有時你得到的可能只是一個榮譽,那也不用擔心,即使沒有物質成果的分享,口頭上的感謝也是必需的。或許這個果未必人人看得上眼,但分享是一種禮節,是尊重他人的體現,同時也是自己不忘本的一種表現。只有在工作中學會分享,才能和同事建立.良好的人際關系,讓自己在工作中更加順利。
2.感謝他人
哈佛人獲得了某個科研獎項的時候,在領獎臺上他們總會說:“我很高興!但我要感謝……”那是一種標準的范式。所以當你獲得一項榮譽時,也一定要記得感謝同事的協助,尤其要感謝你的上司在這個過程中對你的提拔、指導和培養,因為你的事業前途有一部分掌握在他的手中。不要把所有的功勞都攬在自己身上,其實這個功勞很重,你一個人不一定扛得起來。即使同事的協助很有限,上司也不值得恭維,你的感謝也是不可缺少。
3.為人謙卑
在成果面前,自我膨脹、得意忘形是常有的事情,但是一定要謹防“樂極生悲”。試想,如果有人在你旁邊不停地炫耀自己有多么厲害、能力有多么強,你會不會厭煩?當然,因為你正在風頭上,所以別人不會把對你的厭惡表現出來。不過,時間長了,你就會發現一切都不再是以前的樣子。所以,在取得成果時,要更加謙卑,更加低調。
學會與他人分享是所有職場人的必修課。要知道,當你這樣做的時.候,同事、上司會覺得你們是站在同一條戰線上的,能夠有效地避免他人對你產生反感。而與你共享成果的他們也會在你今后的工作中繼續給予支持、協助。很多在職場中如魚得水的人都是用這種方法拉近自己和其他同事、上司之間的距離的。學會和他人分享不會讓你損失什么,但卻會給你帶來很大收益。當你熟練地掌握這個情商技巧之后,就不會輕易地遭到他人的排擠,你的職場地位也會因此而越來越穩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