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,蘇南地區的農民開始興辦社隊企業(即后來的鄉鎮企業)。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,農民興辦企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。在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面臨技術短缺問題,特別是缺少懂技術會使用生產設備的技術人員。當時大、中專院校畢業生由國家統一分配到國營、集體單位,根本不可能到社隊企業來。在此情形下,地方政府和鄉企領導積極開辟引才渠道,通過種種關系從上海、南京、無錫、蘇州等城市工廠和科研機構借腦借智,聘請工程師、技術顧問幫助解決技術難題。由于這些技術人員在原單位都有任務,到鄉企屬于“8小時工作外”的業余兼職,“星期日工程師”的稱謂便應運而生。“星期日工程師”解決了鄉鎮企業發展的技術瓶頸,為鄉鎮企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?!靶瞧谌展こ處煛爆F象給現代人才服務工作深刻的啟發,人事部門要充分發揮在企業引智引才中的優勢,搭建人才柔性流動的多種平臺。
搭建人才延伸服務平臺。以人才服務工作站為載體,延伸人才工作半徑,提高人才工作覆蓋面和滲透力。通過有形與無形的聯系網絡,明確主聯系人,加強與“三創”載體內各企業的聯系溝通,摸清各企業的基本情況特別是人才方面的情況,及時了解企業的需求,幫助解決力所能及的事,切實增進人才服務部門與企業間的感情。
搭建政校企合作平臺??v深推進相關高校與“三創”載體的合作力度。針對“三創”載體內企業的類型和需求,幫助建立不同需求種類的“政校企”合作群,在此基礎上定期或不定期互相開展有針對性的交流對接活動。
搭建法律咨詢服務平臺?!秳趧雍贤ā芳跋嚓P法律法規的出臺,對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人才工作的好壞,企業人力資源經理的法律素質很重要。我們可以幫助引入有一定實力和信譽的法律服務所,為企業開展法律咨詢,提供必要的法律幫助。定期舉辦法律培訓、現場咨詢等活動,確保人力資源工作在規范中運行,以此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。
搭建同行結對聯絡平臺。區人才人事職能部門應發揮協調整合作用,加強區內同行橫向間的優勢互補??梢越M織區內重點骨干企業中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事經理,與相關企業結對子,幫助盡快熟悉情況,共同探討交流工作經驗,促進共同提高,確保從一開始就使人力資源工作沿著規范法制軌道運行,為企業提供更為安全可靠的人才保障。
搭建人力資源科研平臺。人才人事部門應加快促成高校人力資源研究所在“三創”載體內建立分所或科研工作站,針對企業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理論研究,促進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提升,加強對企業各類人才的培訓,增強企業發展的內力。
搭建溫馨人文環境平臺。一個地區除了硬環境外,還需要良好的軟環境。我們要像當時鄉企發展時期一樣,一如既往地為創業就業人才營造溫馨的環境。對引進的人才除以待遇、事業留人外,更應在感情留人上下功夫,增進彼此了解,讓他們安心創業。
(作者系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委組織部副部長、人事局局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