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才市場觀冷熱———
人民網山西視窗06年6月23日電 眼下距2006年應屆高校畢業生離校只剩不到半個月時間,一些尚沒找到理想工作的畢業生,競相冒著酷暑去省城各個人才市場、職業介紹所,去趕畢業離校前最后一次人才“大集”,并力爭在離校前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。
22日,記者先后走訪了省城多所人才市場,發現隨著畢業日期的臨近,許多畢業生在擇業時顯得更為務實理性,不少畢業生甚至“自降身價”。在一家企業攤位前,筆者看到,雖然招聘要求寫明需求“大專”文憑畢業生,但在展臺前排名等待求職的學生中卻包括許多本科畢業生。畢業生對薪酬要求的心理底線也比較客觀,大部分人期望的月薪為1000元左右。
與畢業生求職漸趨務實相對應,用人單位對人才需求也更趨理性,再沒有過去那種對求職者文憑“獅子大開口”的情形。統計顯示,近期人才招聘會,用人單位需求量最多的是大專生,占總體需求的50.7%;其次為中專生,占總體需求的31.4%;之外才是本科生,占總體需求的17%。
此外,用人單位不再一味講求學歷的同時,卻更為看重求職者的“軟素質”,側重其在責任意識、敬業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方面的表現。不少用人企業認為,相比于業務與工作能力,目前大學畢業生所欠缺的恰恰是工作態度、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等方面的“軟素質”。許多用人單位代表表示,他們經常碰到招來的大學生隨便違約,不講誠信,或眼高手低等。這促使許多招聘單位在相應降低對畢業生學歷層次要求的同時,更為注重其個人基本素質。